颂古五首

问处分明答处端,还同双剑倚天寒。
一从楼阁门开后,满面惭怕无处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讲的是问答之间的尴尬,实则暗含禅宗哲理,用生活化的场景揭示了深刻的修行困境。

前两句用"双剑倚天寒"的意象,形容问答双方原本都像出鞘利剑般锋芒毕露——提问者问题犀利,回答者应对从容。这种智性交锋本该如宝剑交鸣般精彩。但后两句突然转折:当真理之门(楼阁门)真正打开时,双方却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满面惭怕"生动描绘出人们直面真理时的惶恐——就像精心准备的辩论高手,突然被最朴素的真相震住,所有机锋巧辩都显得多余。

诗人通过这个戏剧性场景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超越言语较量。当心灵真正触及真理时,那些炫技式的问答反而成了障碍,让人在纯粹的真实面前羞愧难当。这种"开悟后反而无言"的悖论,正是禅宗"不立文字"思想的诗意呈现。

释如琰

释如琰(一一五一~一二二五),俗姓国,宁海(今属浙江)人。十五出家净土院,十八祝发,二十游方,得法于佛照德光。历住南剑之含清、越之能仁、明州之光孝、建康之蒋山,终住径山。赐号佛心禅师,丛林敬称浙翁。理宗宝庆元年卒,年七十五。事见《平斋文集》卷三一《佛心禅师塔铭》。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