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莲有感戏为古兴新体

青蘋先知秋,调遣入窗几。荷花如六郎,一笑忽堕水。

美人坐生愁,揽衣中夜起。繁华难久持,零落自兹始。

所思在远道,千里复万里。何处无芙蕖,秋江总相似。

折取莲蓬看,蜜房缀蜂子。青茧初脱衣,瑶轸中含髓。

食莲须食心,心中苦如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莲花为线索,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探讨了人生无常和思念之苦的主题。

开头用"青蘋先知秋"点明季节转换,窗边的青蘋草最先感知秋天到来。接着用"荷花如六郎"的俏皮比喻(六郎是唐代美男子),写莲花凋零的瞬间——就像美人一笑间坠入水中,暗示美好事物的脆弱易逝。

深夜独坐的美人因花落而愁,起身徘徊。"繁华难久持"直接点出主旨:再美的事物也逃不过凋零的命运。随后视角转向远方,用"千里复万里"的重复强调距离之遥,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诗人用"何处无芙蕖"的设问,说秋江边的莲花都差不多,看似豁达,实则暗含"看遍莲花都不如你"的深情。接着细致描写莲蓬:蜂巢般的孔洞里藏着初生的莲子,像刚破茧的蚕宝宝,白玉般的莲芯含着清甜汁液——这些鲜活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莲蓬的质感。

最后两句"食莲须食心,心中苦如此"是诗眼。表面说吃莲子要尝莲心,莲心很苦;实则隐喻:体会爱情就像吃莲心,甜蜜外表下是思念的苦涩。这种"甜中带苦"的滋味,正是全诗要传递的人生体验。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