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日作是月十一日立冬 其二

身外无馀念,残年守旧书。窗先寒日补,园趁小春锄。

边耗多疑信,邮传久缺疏。往来南北客,时得问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晚年生活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对时局的隐隐忧虑。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身外无馀念",表示已经放下世俗牵挂,只愿守着旧书度过残年。这里"残年"二字既点明诗人年事已高,又暗示时光所剩不多。接着用"窗先寒日补"这个生动细节,写老人趁着冬日阳光修补窗户,既表现了生活的简朴,又暗含珍惜光阴之意。

"园趁小春锄"一句很妙,写老人趁着初冬短暂的暖和天气(古人称"小春")在园中劳作。这里既展现了老人勤勉的生活态度,又透露出对自然时令的敏感。

后四句笔锋一转,提到边境战事消息真伪难辨,书信往来也日渐稀少。但最后两句又回归温暖:南北往来的客人,还能时常问候近况。这种从个人生活到国家大事,再回归人际温情的转折,展现了诗人虽然隐居,却仍心系天下的情怀。

全诗语言朴实如话,却通过修补窗户、打理菜园等日常细节,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又心怀天下的老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动荡时局中依然保持的生活智慧:既专注眼前的一窗一园,又不忘远方的战事与友人。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