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科举考试的盛况,表达了对人才得到重用的喜悦和对国家繁荣的祝福。
前两句用历史典故开篇:董仲舒、贾谊这样的贤才初次献上治国策略,尧舜这样的明君正在广纳人才。这里用古代名臣和明君来比喻当下科举选拔人才的盛事。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考试场景:考生的一句妙答让皇帝龙颜大悦,考生们恭敬地仰望皇帝宝座。文曲星的光芒照亮天空,这些读书人终于有机会登上高位。这里"奎壁"指文曲星,用星光灿烂来比喻人才的光芒;"公台"指高官的位置。
最后两句转向祝福:就像茅草能预测天地祥和一样,现在国家太平,诗人举杯祝愿皇帝万寿无疆。"茹茅"是古代占卜用的茅草,这里用来象征吉兆。
全诗用典自然,既有对考场细节的生动刻画,又饱含对国家的美好祝愿。通过"龙颜"、"雉尾"等皇家意象,和"奎壁"、"茹茅"等祥瑞意象的叠加,营造出庄重喜庆的氛围,展现了科举时代文人得遇明主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