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迪赴襄阳训导

官署相逢属暮春,一尊偶得话情亲。
昔年讲学期科第,此日传经领缙绅。
花外莺声醒别酒,雨中草色没征轮。
临期一送情何限,为子长歌赋采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好友周迪在暮春时节重逢又分别的情景,充满真挚的情感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前两句写两人在官府偶然重逢,趁着喝酒的机会叙旧。这里"暮春"点明时间是春末,"一尊"指一杯酒,两人借着酒劲聊起往日情谊,显得特别亲切自然。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两人的人生变化:当年一起读书备考,如今周迪要去襄阳当教育官员("训导"是古代学官名)。"花外莺声"和"雨中草色"是典型的暮春景象,黄莺啼叫仿佛在提醒离别时刻到来,春雨中的青草渐渐遮住了远行的车轮,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情感:临别时无限深情,只能用《诗经》中《采芹》这样的诗篇来为友人送行。这里用《采芹》典故,既赞美周迪的才学,也暗含对他在新岗位上培育人才的期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春日景物的烘托、今昔对比的手法,把一场普通的官场离别写得情真意切。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中年友人之间,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又有对彼此仕途发展的祝福的复杂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