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无锡半塘令君置酒寄畅园漫成一首

九龙山下好园林,云物秋来涧户阴。
回棹江湖孤客迹,举杯风雨故人心。
青苍石树淩空色,隐见岩泉注壑音。
此地买田阳羡近,总将遗迹付登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朋友的无锡园林中饮酒赏景的闲适时光,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季节:九龙山下的园林很美,秋天云雾缭绕,山涧边的屋子显得幽静清凉。"云物"指自然景色,"涧户"是山涧旁的房屋,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诗人说自己像一叶孤舟在江湖漂泊,此刻却能和老朋友在风雨中举杯畅饮。他看到园中青灰色的石头和树木直插云霄,隐约听见山泉流入深谷的声音。这里用"孤客"与"故人"对比,突出友情温暖;用视觉(青苍石树)和听觉(岩泉声)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感慨:这里离阳羡(宜兴古称,以产茶闻名)很近,可以买田隐居,把过往的经历都化作如今登高赏景的闲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漂泊的淡淡无奈。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有远山、园林、老友对饮,还有若隐若现的泉水声。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友情、自然和人生感悟融合在一起,语言清新自然,读来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温暖。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