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秋江晚渡图歌
大梁五月成淹留,披图忽忆潇湘游。
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
眼底萧条动秋色,谁驱楚泽来中洲。
烟霞掩映蒹葭郭,凫鹚点缀清虚阁。
败苇荒蒲岂雪霜,崩崖坼岸迷丘壑。
岫口黄花几岁开,枫头赤叶何年落。
数舸依依古渡边,细听那闻呼渡传。
风帆浪楫两不动,中流竟日空盘旋。
昼短天寒洞庭阔,几时可到苍梧巅。
松根一叟长箕踞,暝色沙光自犹豫。
蛟龙夜蹴涛如山,公无渡河且归去。
我家住在江之滨,十年落魄厌京尘。
飘蓬海内浑无定,沮溺嫌予数问津。
对此踌躇心目断,丘也东西南北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晚渡的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漂泊人生的感慨。
开篇诗人说自己在大梁(今开封)滞留,看着这幅画突然想起潇湘(湖南一带)的旧游。画中萧条秋色让他恍惚觉得楚地(湖南湖北)的山水被搬到了中洲(中原)。烟霞笼罩着长满芦苇的城郭,野鸭水鸟点缀着清幽的楼阁。枯萎的芦苇和崩塌的河岸营造出荒凉意境,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崖哪里是沟壑。
中间部分聚焦渡口:几条小船静静停泊,却听不到渡船的吆喝声;船帆和船桨都静止不动,整日在江心空转。诗人感叹洞庭湖太辽阔,不知何时才能到达苍梧山(湖南九嶷山)。岸边有个老人盘腿坐在松树下,在暮色中犹豫不决,仿佛在说"蛟龙夜里会掀起巨浪,您别渡河了快回去吧"。
最后诗人联想到自己:虽然家住江边,却在京城落魄十年。像飘飞的蓬草般居无定所,连隐居的农夫(沮溺,典出《论语》中的隐士)都嫌他老是问路。看着这幅画倍感踌躇,自嘲是"东西南北"漂泊的孔丘(用孔子周游列国的典故)。
全诗通过细腻的绘画描写,把静止的画面写得充满动态感。秋江的苍茫与人生的漂泊相互映照,画中老人的犹豫正是诗人内心写照,展现出古代文人面对仕途失意时典型的羁旅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