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窗见月

岸马动如群,沙明曙色分。
树迎前浦月,人卧半船云。
雁影连朝尽,渔歌彻夜闻。
篷窗开复掩,春思恐纷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忧愁的江上春夜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旅人复杂的心绪。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岸边马群走动,沙地在晨光中渐渐明亮,瞬间把读者带入拂晓时分的江边。这里用"动如群"形容马儿,让画面活了起来;"沙明"二字简洁却精准,让人仿佛看到天光渐亮的过程。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树迎前浦月"用拟人手法,让树主动"迎接"月光,显得格外灵动;"人卧半船云"更是绝妙——躺在小船里,仿佛半截身子都浸在云朵中,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后两句写听觉:大雁飞尽,渔歌整夜回荡,一静一动间,江夜的寂寥与生机并存。

结尾最耐人寻味。旅人反复开合船窗的小动作,暴露了内心的不平静。"春思恐纷纷"像是自言自语:这满脑子杂念,怕是被春天撩拨的吧?把那种想说又说不清的愁绪,用"纷纷"这个叠词轻轻点出,余味悠长。

全诗妙在把寻常景物写出新意:月光不是"照"而是被树"迎",云不是"绕"而是与人共"卧"。通过这些巧妙视角,让读者既看到江上美景,又感受到诗人那颗在春夜里辗转难眠的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