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感。
开头两句写太阳出来得晚,暗示可能是阴天或多云的早晨,昨夜下雨后路面还是湿的。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晨特有的清新氛围。
接着诗人乘车出行,才走三里路就闻到隐约的花香,这种不经意的发现特别有生活气息。花香不是扑面而来的浓烈,而是"暗香",需要静心才能察觉,体现了诗人对细微之美的敏感。
后面描写朋友邀请做客的场景很有趣:房子小得像斗笠,却面对着万顷水波。这种对比既幽默又富有诗意——房子虽小,但视野开阔,展现出主人淡泊自在的生活态度。
"平铺波万顷,高下见阶级"这两句很有画面感:平静的水面像铺开的绸缎,而水波的起伏又像隐形的台阶。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描写,让景色活了起来。
最后写白荷花丛中不知鹭鸶藏在哪里,这个结尾特别巧妙。既点明了"暗香"的来源是荷花,又以寻找鹭鸶的视角,让整个画面突然生动起来。读者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在这片荷塘中寻找若隐若现的白鹭。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的一幅水墨画,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通过清晨、雨路、花香、小屋、荷塘、鹭鸶这些日常元素,传递出闲适自得的心境。诗人善于捕捉平凡中的诗意,让人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