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 其二

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气严坐久灯凝燄,片大更深屋作声。
飘掩烟霞何处去,欹斜杉竹向帘倾。
雪林中客虽无事,还有新诗半夜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新定州冯使君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其内容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背景与主题

冯使君是新定州的官员,诗人在雪中写信给这位官员,表达对他的思念和对当前情况的感慨。

诗句分析

1. 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 政治与社会的变化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天意或神灵的旨意。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窗前的雪景象征着吉祥。 2. 气严坐久灯凝焰,片大更深屋作声。 - 冷空气使人长时间坐着,灯光似乎在凝固,雪花很大,到深夜时,积雪的声音让整栋房子都发出声响。 3. 飘掩烟霞何处去,欹斜杉竹向帘倾。 - 大片的雪花掩盖了烟雾和云霞,使它们看不见了。杉树和竹子在雪中倾斜,向帘子倾斜过来。 4. 雪林中客虽无事,还有新诗半夜成。 - 即使在寒冷的雪林中,诗人也不闲着,半夜时分还在创作新诗。

意境与情感

诗人通过雪景来表达对冯使君的思念之情。他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雪夜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依旧保持创作热情,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雪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诗中描绘的雪景虽然寒冷,但诗人的心却温暖如春,继续创作新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