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其四

勃律⑴天西采玉河⑵,坚昆碧碗⑶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少(一作小)荅胡(一作朝)王万匹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通过具体的地名和物品,展示了商贸和文化交流的盛况。下面我来逐句解释:

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 “勃律”和“坚昆”是古代西域的两个地方,现在大致对应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和贝加尔湖附近的区域。“采玉河”指的是古代人们在这些地方开采玉石的地方。“坚昆碧碗”指的是来自坚昆的碧绿色的碗,这表明西域是重要的贸易商品产地,尤其是工艺品。

旧随汉使千堆宝,小(作小)荅胡(作朝)王万匹罗。 “汉使”指的是古代汉朝派遣的使者,他们常常带着各种货物去西域进行交易。“千堆宝”形容随行的货物非常丰富,用千堆来形容,突出其数量之多。“荅胡”或“朝”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族名,他们送给了使者大量的丝绸作为礼物,用“万匹罗”来强调丝绸数量之巨。

整首诗通过描述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当时东西方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文化交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西域的美丽景象和丰富物产展现出来,表达了对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的赞美之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