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沙市

雪浪云烟日卷舒,去城远近聚廛居。
千年堤岸围沙市,十里人烟半竹庐。
荆国平分荆水阔,楚楼遥接楚天馀。
江民日与波神狎,只把涛雷当噏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沙市(今湖北荆州一带)的江边生活图景,充满烟火气和江湖豪情。

前两句用动态画面开场:江上浪花如雪,云雾像会呼吸一样每天舒展聚散,而城外远近错落着热闹的集市民居。这里用"雪浪""云烟"的比喻让自然景观鲜活起来,"卷舒"二字更是把云雾写活了。

中间四句勾勒沙市的地理特色:千年古堤守护着沙市,竹庐民居绵延十里,荆楚大地的水系在此分流,楚地楼台仿佛直通远天。诗人通过"堤岸-人烟""荆水-楚天"的远近对照,既展现水乡风貌,又暗含历史厚重感。

最后两句最有趣:江边居民常年与水为伴,竟把惊涛骇雷当作日常谈笑。一个"狎"字(亲近戏耍的意思)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写得亲密无间,仿佛浪涛不过是邻居的玩笑声。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透露出水乡人豁达乐观的生命力。

全诗妙在把危险的自然力量(浪、雷)写成家常便饭,用"竹庐""噏嘘"(说笑)这些生活化意象,把江湖险地变成了充满人情味的家园。读者能感受到:在这片水陆交织的土地上,人与自然达成了一种豪迈而温馨的共生。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