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送了一根桃枝竹杖给作者,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出了这根手杖的妙用和引发的联想。
前四句写手杖本身:六尺长的桃枝手杖("六尺"是夸张说法,形容手杖修长),朋友特意送给作者。有了这根手杖,走路更有劲了("健添居士足"),甚至比老和尚还高出一截(幽默地说自己比老僧还高)。
后四句是作者的想象:先开玩笑说不知道自己和仙鹤谁跑得更快(因为手杖让他健步如飞);又说这手杖说不定是龙变的,不会在身边待太久(用"为龙"的典故暗示手杖很神奇)。最后两句最有意思:作者说要用手杖拨开尘世的烦恼(把现实比作"尘土窟"),期待带着它去山里游玩("迟尔"是邀请手杖同行的俏皮说法)。
全诗把普通的手杖写得活灵活现,既有对朋友情谊的感谢,又充满童趣的想象。最打动人的是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一根手杖在他眼里,既是实用的工具,又是带来快乐的玩伴,还能帮他暂时逃离世俗烦恼。这种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意的心态,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