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亲友间的温馨聚会,充满了对往日情谊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开头两句"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用棠棣花比喻兄弟情深,提到在乌衣巷(贵族居住地)的老朋友们,暗示这是一场老友重逢的聚会。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聚会的场景:门前是杜城的小路,池塘连着弯曲的江流。在闲暇的日子里大家频繁相聚,在清凉的风中吟诗作赋,感叹路途遥远相见不易。这些画面让读者仿佛看到一群文人雅士在风景优美处饮酒赋诗的情景。
最后两句"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是点睛之笔,用高耸的西岳华山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说明正是因为大家意气相投,才会这样相互吸引、相聚一堂。这里既赞美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暗含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写,传递出朋友相聚的欢乐和对真挚情谊的珍视,让读者感受到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重视友情的传统美德。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