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上片开头就说"别怕诗酒耽误一生",看似洒脱,其实藏着无奈。在尘土飞扬的南北奔波路上,功名哪有那么容易得到?连枝头的乌鸦都常常被惊醒,暗示作者自己也睡不安稳。只有西州的月亮夜夜明亮,像在陪伴孤独的他。
下片写得更具体:躺在床上数着更声,听着秋风里漏壶滴答作响。作客他乡时特别想家,可是家书断绝,只能在天亮时听着孤雁的鸣叫。大雁本是传信的象征,这里却只有孤雁,更显出他的寂寞。
全词用简单的意象——乌鸦、月亮、更漏、孤雁,把游子的辛酸和思乡写得特别真实。没有刻意说愁,但每个画面都让人感受到他的孤独。最后用孤雁结尾,留给人无限想象,仿佛能看到他望着天空发呆的样子。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