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象州陈守容德
三年客殊方,荣悴不堪说。迢迢家万里,奄奄命一发。
使君古丈夫,兴哀在缧绁。平生风马牛,旧职比鹣蹶。
欣然一笑粲,彼此百忧结。皇恩下天扉,泪泣孤臣血。
行厨洗玉盘,载酒助欢悦。庖珍问五鲭,饼字炊十裂。
徙突今未黔,班草永一诀。何须更秉烛,端是梦中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漂泊多年后,即将与好友分别时的复杂心情。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游子的辛酸和友情的珍贵。
开头四句直白地诉说:在外漂泊三年,酸甜苦辣难以言表。家乡远在万里之外,自己的生命就像悬在一根头发上那么脆弱。这里用"奄奄命一发"的夸张说法,强烈表现出游子的艰难处境。
中间部分描写好友陈守容德的深情厚谊:这位朋友是真正的君子,在我落魄时给予关怀。我们本来素不相识(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像对待老同事一样帮助我。相视一笑间,彼此心中的忧愁都消散了。这里用"一笑粲"这个生动的表情描写,展现了真挚友情带来的温暖。
接着写分别的场景:皇恩让我必须启程(可能指调任),孤臣(作者自称)只能含泪告别。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送行宴,有美酒佳肴(五鲭指五种鱼,十裂饼是种面食),但再好的饭菜也冲淡不了离愁。
最后四句最感人:就像还没把烟囱熏黑就要搬走(徙突未黔的典故),我们只能匆匆告别。何必再点蜡烛长谈呢?这次的分别,恍惚得就像在梦中一样。这个结尾用"梦中别"的比喻,把那种不真实感和依依不舍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但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通过一顿送行饭的描写,把古代文人之间的君子之交、患难真情展现得特别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笑着流泪"的感觉——明明饭菜很丰盛、气氛很温馨,但越是欢乐的场景,越衬托出分别的伤感。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