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三十九

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
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
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
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
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
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
过去即如然,现在还同一。
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讲了一个深刻的佛学道理,核心是说"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觉悟,而不是外在形式"。

前四句像个小故事:居士(在家修行者)本来没病,寺庙住持(方丈)却装病。这是讽刺有些修行者太在意表面功夫,反而被形式困住了("缘事不得出")。

中间部分用三个比喻讲佛法真谛:
1. "诃秽食...波罗蜜":真正的佛法像纯净的蜜糖,不需要纠结吃素持戒这些形式。
2. "上方一盂饭":得道高僧一碗饭的能量能维持七天,比喻精神食粮比物质更重要。
3. "不假日月光":觉悟的人内心自带光明,不需要依赖外物。

最后六句点明主旨:
- 文殊菩萨问"不二法门"(最高真理),维摩诘居士用沉默回答,说明真理超越语言。
- 过去现在道理都一样:只要明白"求佛不如求心",放下执着,人人都能成佛。

全诗妙在用吃饭、生病这些日常事,把"佛在心头莫远求"的道理讲得生动明白。最后一句"无求总成佛"是点睛之笔,告诉我们:拼命追求成佛反而成不了佛,放下执念才是真解脱。就像现代人总追逐幸福,其实放下焦虑,幸福自然来。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