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在山庄中挥毫泼墨的潇洒场景,充满动感和艺术感染力。
前两句"几暇濡毫有万行,临池无体不飞翔"是说:书法家利用闲暇时间蘸墨书写,笔下能写出千万种变化;当他面对墨池挥毫时,各种字体都像要飞起来一样生动。这里用"飞翔"来形容字体的灵动,非常形象。
后两句"蛟龙喷作岩头雨,千涧流来墨沈香"更加精彩:书法家的笔势就像蛟龙喷水化作山岩上的飞瀑,而汇聚的墨汁仿佛千百条山涧流淌,散发着墨香。这里把书法创作比作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既写出了笔力的雄健,又表现了墨色的丰沛。
整首诗通过夸张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把静态的书法艺术写得气势磅礴、活灵活现。诗人不仅赞美了书法家的高超技艺,更展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之美的完美融合,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书法表演。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