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青山时,凭吊一位叫"田间先生"的逝者,并写给他的亲友们看的。全诗用简单却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前两句"絮酒何辞触热过,依然废瑟在岩阿"是说:我带着酒来祭奠你,哪怕天气炎热也不推辞。来到你生前居住的地方,看见你留下的琴瑟还静静地放在山岩边。这里通过"废瑟"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后两句"较他短笛山阳泪,三世论交感更多"用了典故:比起古代向秀为亡友嵇康流泪的故事,我们三代人的交情更让人感慨。这里用"短笛山阳泪"的典故,把现在的哀伤和历史上的著名悼亡故事相比,说明感情更加深厚。
整首诗通过带酒祭奠、看见遗物、用典比较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表达了真挚的悼念之情。语言朴实但情感浓烈,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对逝者的深厚情谊和物是人非的怅惘。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