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七首 其二

始皇愚黔首,焚书坑诸儒。
扶苏谏不纳,远使西防胡。
鲍鱼一朝臭,贤嗣遭枉诛。
元凶得肆志,万姓怒已张。
英雄起草泽,嬴族遂灭亡。
祸机之所伏,天人岂渺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的是秦始皇干的几件蠢事,以及这些事如何导致秦朝快速灭亡。

开头说秦始皇为了控制老百姓思想(愚黔首),干了焚书坑儒的坏事。他儿子扶苏劝他别这么干,结果被发配去边疆守长城。这里点出秦始皇不听劝的固执性格。

接着用"鲍鱼臭了"这个比喻,说秦始皇死后尸体用咸鱼掩盖臭味,暗指秦朝开始腐烂。他儿子扶苏被奸臣害死,真正的坏蛋赵高掌权(元凶得肆志),老百姓的怒火越烧越旺。

最后讲陈胜吴广这些普通人(草泽英雄)带头造反,秦朝很快就完蛋了。诗人总结说:这些灾祸都不是偶然的(祸机不渺茫),是秦始皇自己作死招来的报应。

全诗像讲故事一样,把秦朝灭亡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暴政+不听劝+害死好人+奸臣当道=必然灭亡。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当领导胡作非为时,离垮台就不远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