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接待僧

门向无栖泊处开,出门风急浪崔嵬。
若还放箸忘恩底,九股红绵套不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面对外界动荡时的内心抉择,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传递深刻哲理。

前两句用"门开向无处停泊的地方"和"门外风急浪高"的景象,暗喻僧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外界环境。这里的"门"既是实指寺院大门,也象征心灵之门——僧人必须直面外界的纷扰动荡,无法逃避。

后两句用"放下筷子就忘了恩情"的日常场景作比,指出如果内心动摇、忘却修行本心,就会像"九股红绵绳也拉不回"那样难以挽回。这里的"红绵套"可能是比喻某种束缚或羁绊,强调初心一旦迷失就很难找回。

全诗通过门外风浪与门内修行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修行者必须时刻保持警醒,面对外界的纷扰诱惑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迷失方向。诗人用"筷子""红绳"这些生活化意象,把抽象的修行哲理讲得生动可感,让读者能直观体会到坚守初心的重要性。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