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面,传递出隐士超脱世俗的情怀。
前两句写景:山峰前无数小溪像白玉般清澈流淌,夕阳的光辉透过层层树林洒在山间。这里用"玉潺潺"形容溪水的透亮灵动,"层层"则让画面有了纵深感,仿佛带读者走进了这幅山水画中。
后两句抒情:这样绝美的景致谁能真正欣赏呢?只有那远离尘嚣的隐士,独自在空寂的亭阁中俯视着苍茫的水湾。"幽人"二字点出主角是个淡泊名利的隐者,"虚阁"暗示环境的清幽,"俯沧湾"的动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
全诗的精妙在于:用溪水、落日、树林等常见景物,通过"玉潺潺""层层"等生动修饰,构建出既真实又梦幻的意境。最后把焦点落在"幽人"身上,让自然美景与人的精神境界完美融合,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