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咏美人蕉(一九二五年)
年年此际,湘江无处吊湘妃。
拓魂不见魂归。
留得一丛花在,雨过湿萤飞。
正魂兮月下,化作芳菲。
遗钿剩脂。
不磨灭,自葳蕤。
况是香肌成土,玉骨成灰。
娇红几朵,植根在、千载艳尸堆。
休尽望、绿瘦红肥。
拓魂不见魂归。
留得一丛花在,雨过湿萤飞。
正魂兮月下,化作芳菲。
遗钿剩脂。
不磨灭,自葳蕤。
况是香肌成土,玉骨成灰。
娇红几朵,植根在、千载艳尸堆。
休尽望、绿瘦红肥。
现代解析
这首词借美人蕉为题,暗写生死哀思,充满凄美哀婉的意境。
上片以湘妃(舜的妃子,投湘江而死的传说人物)起笔,说年年此时都无处凭吊这位古代美人。虽然找不到她的魂魄,但眼前的美人蕉就像她魂归的化身。雨后湿萤飞舞,月光下的花丛仿佛是亡魂化成的芬芳。这里用"湿萤"的意象暗示泪光闪烁,将花与魂融为一体。
下片更直白地描写生死转换。"遗钿剩脂"指美人遗留的首饰胭脂,虽经岁月却依然鲜活。接着笔锋突转,说美人的肌肤早已化作泥土,白骨也成灰烬。但令人震撼的是,眼前娇艳的花朵,竟是扎根在千年艳尸堆上生长出来的。最后劝人不要只盯着"绿瘦红肥"的表面美景,暗示繁华背后是残酷的生死真相。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用极美的意象包裹极残酷的真相:娇艳花朵实为亡魂所化,芬芳土壤原是美人尸骨。这种将生与死、美与朽并置的手法,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让人在惊艳之余感受到深沉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