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河抵潼关

行尽并汾路,前旌欲度关。
乱帆河曲水,隔岸虢州山。
地险烟岚合,时清虎豹闲。
永怀黄绮侣,白首卧商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山西并州、汾州一带出发,前往潼关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内心的向往。

首联"行尽并汾路,前旌欲度关"交代了行程的起点和终点。诗人走完了并州、汾州的路程,即将到达潼关。这里的"前旌"指代前行的队伍,暗示这是一次长途跋涉。

颔联"乱帆河曲水,隔岸虢州山"描绘了黄河渡口的景象。河面上船只往来繁忙,对岸就是虢州的山峦。这两句通过"乱帆"和"隔岸"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渡口的繁忙与对岸的宁静。

颈联"地险烟岚合,时清虎豹闲"写潼关地势险要,云雾缭绕。在太平年代,连凶猛的虎豹都显得悠闲自在。这里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地形,又暗含对时局的评价。

尾联"永怀黄绮侣,白首卧商颜"是诗人的感慨。他永远怀念那些像商山四皓(黄绮指代隐士)一样的高洁之士,向往能够白发苍苍时隐居山林的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画面感强:通过"乱帆"、"河曲水"、"烟岚"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旅途画卷。
2. 对比鲜明:繁忙的渡口与宁静的山峦,险要的地势与悠闲的虎豹,形成强烈对比。
3. 情感真挚: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动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记录了旅途见闻,更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内心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