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 其二
蠕蠕茧中蛹,自缚还自钻。
解铃虎颔下,只待系者还。
大患固在我,他求宁非谩。
所以古达人,独求心所安。
翩然鸿鹄举,山水恣汗漫。
奇花散涧谷,喈喈鸣鹓鸾。
悠然七尺外,独得我所观。
至人更卓绝,古井浩无澜。
中夜搏嗜欲,甲裳朱且殷。
凯歌唱明发,筋力亦云单。
蝉蜕人间世,兀然入泥洹。
此语闻自昔,践之良独难。
厥途果奚从,吾欲问瞿昙。
解铃虎颔下,只待系者还。
大患固在我,他求宁非谩。
所以古达人,独求心所安。
翩然鸿鹄举,山水恣汗漫。
奇花散涧谷,喈喈鸣鹓鸾。
悠然七尺外,独得我所观。
至人更卓绝,古井浩无澜。
中夜搏嗜欲,甲裳朱且殷。
凯歌唱明发,筋力亦云单。
蝉蜕人间世,兀然入泥洹。
此语闻自昔,践之良独难。
厥途果奚从,吾欲问瞿昙。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探讨了人如何摆脱欲望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
诗中把困在茧里的蛹比作被欲望束缚的人——我们常常像蛹一样,自己把自己困住,又拼命想挣脱。真正的解脱之道,就像解开老虎下巴下的铃铛,需要找到当初系铃的人(即直面自己的内心)。诗人指出,人生最大的困扰其实源于自身,向外寻求解脱是徒劳的。
接着用一系列美好意象展现心灵自由的状态:像鸿鹄展翅高飞,像奇花在山谷绽放,像凤凰自在鸣叫。真正的智者("至人")内心就像平静的古井,波澜不惊。但要做到这点很难,需要像战士搏斗一样与欲望抗争,直到筋疲力尽。
最后诗人感叹:像蝉蜕壳般超脱尘世、达到涅槃境界,这个道理自古就懂,但实践起来太难。他困惑该走哪条路,甚至想请教佛祖(瞿昙)。整首诗生动展现了人类追求心灵自由时的挣扎与向往,既有深刻哲理,又充满诗意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