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年末独坐时的孤独与思念。
第一句"岁宴坐孤壁"直接点明时间(年末)和状态(独自一人),用"孤壁"这个意象让人感受到四面墙壁带来的孤独感。第二句"心驰千里馀"说明虽然身体被困在屋里,但思绪已经飞到千里之外的朋友那里去了。
接下来两句用对比手法:本来和朋友同盖一床被子的快乐时光,现在却变成了独自在城中生活的场景。这里"专城居"看似是说当官的体面,实则是反衬现在的孤独。
"野阔江海漫,风高天地虚"这两句写景特别精彩。诗人用开阔的野外、奔涌的江海、呼啸的狂风和空旷的天地,这些宏大的自然景象反衬出个人的渺小与孤独。天地越大,越显得自己形单影只。
最后两句是无奈的感叹:想跟着归鸟一起飞回去,可是没有翅膀怎么飞呢?这个比喻既生动又心酸,把想见朋友却无法相见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写得特别真实。那些宏大的自然景象不是单纯写景,而是为了突出内心的孤独。最后用"没翅膀的鸟"自比,既形象又让人心疼,很容易引起共鸣。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