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六首 其一

说诗解颐匡鼎,问事长头贾逵。
汗青一时未了,草元后世谁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文人对学问传承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举了两个历史人物:匡衡(字鼎)和贾逵。这两人都是汉代著名学者,一个擅长讲诗让人听得入迷,一个博学多才脑袋特别大(古人认为头大聪明)。这里用这两个例子,是想说真正有学问的人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生动有趣。

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出了作者的担忧:现在写书立说("汗青"指著书)一时半会完成不了,就算像扬雄写《太玄经》("草元")那样的著作,后世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整首诗在说:做学问既要像古人那样深入浅出,又担心自己的心血之作可能无人赏识。这种对知识传承既充满热情又带着忧虑的矛盾心理,正是许多读书人的真实写照。诗人用短短四句,就把这种复杂感受表达得既明白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