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帘 早春寄弟

何心遂作周南客。
煞等閒、暗把年光抛掷。
路已苕苕,况阻湘帆楚驿。
笛里梅花飘欲尽,最难禁、冷猿湿雪。
脉脉。
正黄昏愁坐,一番忆别。
咫尺家山不隔。
喜池塘佳梦,来依今夕。
南亩共巾车,向草烟牛迹。
到此始知田舍好,悔鞍马、江关跋涉。
役役。
笑逡巡归计,几时才决。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早春时节思念弟弟的心情,充满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对漂泊生涯的厌倦。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说自己莫名其妙成了远行客(周南客指远离家乡的人),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现在离家越来越远,湖南湖北的水路驿站都成了阻隔。听着《梅花落》的笛曲(暗示冬天将尽),看着寒冷的猿猴和湿冷的雪景,更觉孤单。黄昏时独坐思念弟弟,愁绪万千。

下片(后半部分):
虽然家乡近在咫尺(这是夸张说法,实际很远),但好在梦里能见到弟弟。想起以前和弟弟一起在田间驾车劳作,看炊烟袅袅、牛脚印遍布草地的田园生活。现在才明白农家生活多美好,后悔自己在外奔波。最后自嘲地笑自己:明明想回家,却总是犹豫不决。

全词亮点:
1. 用对比手法:把漂泊的辛苦和田园的安逸作对比
2. 画面感强:笛声、雪猿、黄昏、炊烟、牛迹等意象组成生动画面
3. 情感真挚:对弟弟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都写得非常自然
4. 语言朴实:没有堆砌典故,就像在和人聊天说心里话

这首词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写出了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会有的思乡之情,那种"早知道在家乡待着多好"的后悔,以及"想回家却下不了决心"的矛盾心理,非常真实。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