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书楼①

谱系宗文献,家声振里闾。
危楼偏壮丽,乔木自扶疏。
嗣守先人学,相传百世书。
绝胜扬子宅,端似邺侯居。
汗简藏科斗,芸香落蠹鱼。
牙签悬万轴,华扁耀通衢。
拄颊曦光淡,燃藜夜色虚。
竹风青幔卷,松雾綵毫濡。
燕集情何限,登临庆有馀。
自遭陵谷变,因感岁年徂。
堂构虽非昔,书香喜胜初。
文溪有遗墨,宝爱重璠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藏书楼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承,表达了对书香门第的赞美和对家族文化的珍视。

1. 藏书楼的荣耀
开篇先写这座楼的主人出身名门,家族以文献学问闻名乡里。藏书楼高大壮丽,周围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雅致。家族世代守护祖先的学问,将珍贵的书籍传承百年,比汉代大学者扬雄的宅邸还要气派,堪比唐代邺侯李泌的藏书之所。

2. 藏书之丰与读书之乐
楼中藏书丰富,古籍用古老的文字(科斗文)书写,书页间飘着防虫的芸香。书架上整齐排列着万卷书籍,楼前的匾额在街巷间熠熠生辉。白天,主人倚窗读书,阳光洒落;夜晚,点起藜杖照明(古人用燃藜代指勤学),在夜色中潜心研读。微风吹动竹帘,松雾湿润了笔毫,仿佛连自然都在陪伴读书人。

3. 变迁与坚守
后来世事变迁(可能指战乱或家族衰落),藏书楼也经历了沧桑岁月。虽然建筑不如从前辉煌,但书香门第的精神仍在,甚至比当初更显珍贵。最后提到“文溪遗墨”,指的是家族先辈留下的珍贵手稿,像美玉一样被后人珍藏,凸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藏书楼的兴衰,歌颂了读书人坚守学问、传承文化的精神。即使时代变迁,真正的书香门第不会因外物而改变其内在价值,文化的火种会代代相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