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赞美了豆腐的朴素美味,同时暗含对奢华生活的调侃。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直接夸豆腐:
- 开头用"滑可流匙"形容豆腐嫩得能在勺子里晃动,比凉面(冷淘)还爽口
- "不争舌在齿牙牢"说豆腐柔软到不用费力咀嚼
- 接着用对比手法:虽然豆腐便宜(名俭),但配着乡村浊酒(村沽)吃也很满足,不输大鱼大肉
第二层(中间两句)展开想象:
- 把煮豆腐比作"烹雪",说翠绿的锅就能做,不需要名贵炊具
- 切豆腐比作"割云",说用普通刀就行,不需要银制刀具
- 这两句用浪漫比喻强调豆腐的朴素之美
第三层(最后两句)升华主题:
- 提到僧人用芝麻(胡麻)配豆腐的吃法
- 最后调侃那些追求山珍海味的美食家(老饕),说他们为口腹之欲穷奢极侈反而可笑
- 点明主旨:平凡食材也能吃出高级趣味
全诗妙在把最普通的豆腐写得风雅有趣,通过对比和想象,传递出"简朴生活自有真味"的生活智慧。语言生动形象,比如"流匙""割云"的描写既贴切又充满诗意,最后用"笑老饕"收尾,带着俏皮的讽刺意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