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农村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前四句写农村姑娘们争相采摘野花打扮自己。暮春三月桃花李花凋谢了,但白色的棠梨花和黄色的蔓菁花正盛开。村里姑娘们抢着摘花插在发髻上,互相攀比谁打扮得更美。这里用"争摘将"的活泼动作,展现了乡村少女天真爱美的天性。
中间四句转向老农的生活场景。种田的老汉被蚕茧的气味熏得晕头转向("迷臭香"三个字特别传神),忙着晾晒和熏烤衣物。诗人突然插入感慨:不是没有出众的人才和孤傲的品格("后秀与孤芳"),但在千亩万亩的广阔农田面前,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这里用农田的广阔暗喻现实生活的强大力量。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思考:老天的用意真是难以揣测啊,它就是要让你们(指农民)永远遵循着四季轮回的规律生活。既带着对农民命运的同情,也暗含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全诗妙在把农村生活细节(摘花、养蚕)和人生思考自然结合,用棠梨花、蚕茧这些普通事物,引发出对命运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朴实如话,但意境深远,就像一幅会说话的农村风俗画。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