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三十 安南来第三十

安南来,安南来,国统虽旧基新开。
广南大吏为陈奏,亲诣天朝祝天寿。
路人指点尽识名,安南国王阮光平。
海邦自此知冠履,好变文身与椎髻(阮光平奏请从木朝章服特旨俞允)。

现代解析

这首《安南来》讲的是越南(当时叫安南)国王阮光平主动来中国朝贺祝寿的故事,展现了当时中国作为宗主国的文化影响力。

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越南国王穿着中国式样的新官服("冠履")来祝寿,路上老百姓都认出他来了。最妙的是最后两句——越南人从此知道了文明礼仪("知冠履"),开始改变自己纹身、扎发髻的旧习俗。

诗人通过这个小事,实际上在说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越南国王主动学习中国礼仪,说明中华文明在当时东南亚地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全诗用"路人指点"这样的生活化细节,把政治外交事件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感受到文化传播就像春风化雨般自然发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特旨俞允"(皇帝特别批准)这个细节,暗示这是两国友好关系的体现,不是强迫的文化输出,而是对方主动仰慕学习的结果。这种平等友好的国际交往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启示。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