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师孟

鶗鴂三惊楚泽秋,回肠更用斛添愁。
燕台市骏千金骨,汉客逃名九罭鳅。
木断华樽俱失性,瓢空陋巷独堪忧。
夏畦墦食非吾事,终访班生问一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时的苦闷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开头用"鶗鴂三惊"(杜鹃鸟三次惊叫)描绘秋天萧瑟的景象,暗示自己多次遭遇挫折。"回肠更用斛添愁"用夸张手法说愁苦多得要用大斛(古代量器)来装,突出内心的煎熬。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比表达自己的处境:像燕昭王千金买马骨这样的机遇与自己无缘,只能像泥鳅一样默默无闻;看着别人在华丽场所放纵享乐(木断华樽),自己却像颜回那样穷困潦倒(瓢空陋巷)。

最后两句表明态度:不愿像夏天种地的人那样为温饱奔波,也不屑于像祭祀时蹭饭吃的人那样趋炎附势,而是想效仿东汉班固,归隐山林,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全诗用典自然,通过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个清高文人在困境中坚守节操、向往隐逸的形象。诗中"斛添愁""九罭鳅"等新奇比喻,既生动又耐人寻味。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