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 其十四

酸呼复快吟,投者哭且怒。
我是好琴人,那知黄柏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艰苦却充满诗意的旅途体验。

前两句"酸呼复快吟,投者哭且怒"用对比手法表现了旅途中的矛盾感受——一边是疲惫痛苦的呻吟(酸呼),一边又忍不住为美景吟诗(快吟);同行的人可能因为太辛苦而哭泣抱怨(哭且怒),但诗人却保持着欣赏的心态。

后两句"我是好琴人,那知黄柏树"用比喻手法点明诗人的心境:诗人自比"好琴人"(热爱音乐的人),意思是自己更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黄柏树"是一种苦味的药材,这里比喻旅途的艰辛,诗人说自己并不在意这些辛苦。

全诗通过对比痛苦与快乐、抱怨与欣赏,展现了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最艰难的山路跋涉中,他也能发现"千峰缀雪"的美景,把辛苦的旅程变成一次充满诗意的体验。这种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