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乱诗十首 其八

高歌夜舞少年场,梁燕欢娱在画堂。
厨下郎官多狗尾,监门侠客少鱼肠。
无双未必来徵辟,百一真堪代补亡。
溷迹酒徒甘犊鼻,牛衣竟日曝东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又略带讽刺的社会图景,通过对比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暗含对世道人心的感慨。

前两句写富贵人家的奢靡:少年们彻夜歌舞作乐,梁上燕子也在华美的厅堂里欢叫,一派纸醉金迷的景象。三四句笔锋一转,用"狗尾"(指趋炎附势的小人)和"鱼肠"(代指宝剑,象征侠义精神)作对比——厨房里挤满阿谀奉承的官吏,而真正的侠客却寥寥无几。

五六句用典故表达人才困境:"无双"人才未必会被朝廷征召,而平庸之辈("百一"指百分之一的能力)反而能顶替空缺。最后两句刻画寒士的落寞:有志之士只能混迹酒徒,像贫民一样穿着粗布裤("犊鼻"),像穷人家那样把破衣("牛衣")晒在东墙边。

全诗最妙处在于三组鲜明对比:权贵的狂欢对应寒士的困顿,小人的得志对应侠客的消失,人才的埋没对应庸人的上位。诗人用热闹的场景反衬出社会的荒诞,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病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