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在皇宫武英殿书局独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雨天的宁静与皇家的威严。
1. 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穿过泥泞的道路,进入皇宫的场景。"宛转西城路"说明道路曲折,"冲泥入禁垣"则生动地表现了雨天行走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进入皇宫的不易。
2. 三四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雨天的静谧。"人语少"让人感到安静,"雨声喧"则用声音反衬出环境的宁静,这种反差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独处的氛围。
3. 五六句用比喻手法描写雨景。"螭吻劖云黑"把屋檐上的装饰比作划破乌云的利刃,"龙头吐水浑"则把排水口比作吐水的龙头,既形象地写出了大雨倾盆的景象,又暗含了皇家建筑的威严气势。
4.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诗人感受到殿阁中的微凉,将这场雨比作"君恩",既写出了雨水的滋润,又巧妙地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把自然现象和人文情感完美结合。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雨天的小场景,既写出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身处皇宫的特殊感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