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喜晤梁辑五光禄(国瑞)话旧五首(梁辑五名国瑞,嘉应州人。) 其二 (丙申稿,清光绪二十二年)

当君读礼归田日,是我哀歌渡海年。
一副千秋家国泪,不堪齐洒岭云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两位老友在梅州重逢时的感慨。诗人丘逢甲与梁辑五(梁国瑞)久别重逢,回忆起各自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首句"当君读礼归田日"说的是梁辑五当年因守孝而回乡的时候(古人为父母守丧期间要研读丧礼,称为"读礼")。第二句"是我哀歌渡海年"对应着诗人自己当时正经历着渡海逃难的痛苦岁月(指1895年台湾被割让后,诗人内渡大陆的往事)。

后两句最打动人心:两位老友虽然经历不同,但都怀着一腔家国情怀的泪水。这泪水既为个人命运而流,也为国家命运而流。但这样沉重的泪水,却只能洒在这岭南的云山之间,更显得无奈和悲凉。

全诗通过个人际遇的对比,展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在家国巨变中的共同悲怆。短短四句,既有个人命运的写照,又暗含时代的大背景,感情真挚而深沉。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