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人出猎图

阴山寒飙捲晴雪,白草萧萧冻欲折。
戎王(四库本作选徒)校猎晓合围,万骑蹴冰如蹴铁。
狐裘狐帽紫绒绦,上凌大碛下深壕。
虏骑咆哮声震地,毛群无计可潜逃。
鴐鹅戛戛来何许,一片晴云蔽天宇。
海青直上鸷且雄,顷刻平芜洒红雨。
纷飞鹍鹳与鹙鸧,雨血风毛堕猎场。
群酋献获戎王笑(四库本作车徒献获大绥下),割鲜野食驼蹄香。
金轮半坠西山缺,铙管嘲轰向区脱。
解鞍絷马未肯眠,笑击黄獐饮其血。
白旂忽动鄂诺河,猛士更比金源多。
柴潭已涸蔡州破,狡兔虽肥奈尔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狩猎的壮观场景,充满了野性和力量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狩猎的震撼画面
诗歌开篇就用"阴山寒飙""白草冻折"营造出严酷的塞外环境。狩猎队伍声势浩大,万马奔腾把冰面都踏得像铁一样响。猎人们穿着毛皮装备,在辽阔的荒原和深沟间纵横驰骋,野兽们无处可逃。最精彩的是猎鹰捕猎的瞬间——洁白的猎鹰像一片云冲向天际,转眼间就把猎物变成"红雨"洒落。

2. 游牧民族的豪迈
狩猎成功后,首领开怀大笑,大家在野外割鲜肉烧烤,连驼蹄都烤得喷香。即使太阳西斜也不愿休息,继续猎杀黄獐,直接饮其热血。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生活方式和勇武精神。

3. 历史的隐喻
结尾突然转到"白旂忽动鄂诺河",暗指女真族(金国)的崛起。用"柴潭已涸蔡州破"暗示再强大的猎物(比喻南宋)也难逃被征服的命运。最后"狡兔虽肥"的比喻,既指实际狩猎,也暗喻南宋虽富庶但难逃灭亡。

全诗就像一部动作大片,有震撼的自然场景、激烈的狩猎场面、豪放的庆功宴饮,最后还暗藏历史深意。诗人用"红雨""毛群无逃"等强烈意象,让读者仿佛亲临那个马嘶鹰啸、热血沸腾的狩猎现场,感受到游牧文化特有的野性魅力。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