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秋有鹤降于吏部庭见素翁和白岩诸公有作予亦步韵二首 其一

月作衣裳云作行,秋高毛翮引风长。
自天降兆非无意,此地恩波定益瀼。
赋性莫须求净土,乘轩孰与在江乡。
遗音种种虞罗者,愧尔谋身实善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仙鹤降临在官署庭院的场景,通过仙鹤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官场和人生的思考。

前两句写仙鹤的优雅姿态:它披着月光般的羽毛,踏着云彩般的步伐,在秋风中展开修长的翅膀。这里用"月"和"云"来比喻仙鹤,突出了它的超凡脱俗。

中间四句转入议论:仙鹤从天而降并非偶然,暗示这是祥瑞之兆;但作者认为与其追求官场富贵("乘轩"指做官),不如归隐江湖更自在。这里用"净土"和"江乡"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那些被罗网捕获的鸟儿(暗指陷身官场的人),在保全自身方面远不如这只懂得隐藏的仙鹤。这是对官场险恶的讽刺,也展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的心境。

全诗通过仙鹤的形象,巧妙表达了作者既想报效朝廷,又渴望远离官场矛盾的心理。语言优美含蓄,把深刻的仕隐矛盾用生动的自然意象表现出来,体现了明代士大夫典型的思想困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