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仪

山城马足动红尘,杂沓晨趋服色新。
绵蕞草仪谁所具,伤心半是大廷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官员上朝的讽刺画面,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山城马足动红尘,杂沓晨趋服色新"像电影镜头:清晨的山城,马蹄扬起红色尘土,穿着崭新官服的官员们乱哄哄地赶着上朝。这里用"红尘"和"杂沓"暗示官场的喧嚣浮躁,"服色新"则暗讽官员们只注重表面功夫。

后两句"绵蕞草仪谁所具,伤心半是大廷臣"是点睛之笔。"绵蕞"指用茅草做的简陋礼仪标志,诗人质问:这些虚伪的礼仪制度是谁制定的?最讽刺的是,制定这些规矩的正是朝堂上那些道貌岸然的大臣们。"伤心"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官场虚伪的痛心。

全诗通过晨起上朝这个日常场景,揭露了官场形式主义盛行、大臣们表里不一的丑态。就像现代人穿着笔挺西装却做着肮脏交易,古代官员们崭新的官服下,包裹着的可能是腐朽的灵魂。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戳破了权力场的华丽伪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