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花古人罕咏者惟曾南丰有七律一首拈笔示绮堂

迷濛夜路转平沙,开遍千林雾凇花。
中有数株高出屋,蒙阴城北野人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雾凇美景图,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迷濛夜路转平沙,开遍千林雾凇花"用比喻手法,将雾凇比作盛开的花朵。诗人夜间行路时,看到茫茫雪原上,无数树木都披上了洁白的雾凇,就像千万朵银花同时绽放。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片银装素裹的奇幻世界。

后两句"中有数株高出屋,蒙阴城北野人家"将视线聚焦到几棵特别高大的雾凇树上。这几棵树比农舍还要高,在蒙阴城北的荒野中格外醒目。诗人特意点出"野人家",让这幅冰雪画卷顿时有了人间烟火气,使整个画面既空灵又亲切。

全诗最妙的是诗人观察的角度。从夜间行路的迷蒙感受,到发现雾凇的惊喜,再到注意到几棵特别高的树,最后落脚到荒野人家,视角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就像用摄像机慢慢推进的镜头,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这个银白世界。这种写法既展现了雾凇的壮美,又透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