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符山极顶作歌

初春昼短景易阑,复虑高处不胜寒。
即今清和驻跸早,有山罢登孤素抱。
内竖肩舆攀巘萝,更弗松下鸣梢诃。
绝顶放眼一千里,犁云锄雨何其多。
东山小鲁泰山小天下,我则何敢凛乎御六马。
惟有祈年意非假,与民休息孜孜者。
雄辩那须誇炙輠,返吾勤政延儒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顶玉符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帝王心系天下的情怀。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段(前六句)写登山过程。作者选择在气候宜人的初夏登山,不用仪仗队开道,只让侍从抬着轿子攀爬。这里通过"罢登孤素抱"等词,展现了帝王放下架子、亲近自然的一面。

第二段(中间四句)写山顶远眺。站在绝顶俯瞰千里山河,看到百姓在田间辛勤劳作。作者用"犁云锄雨"这个生动的比喻,既描绘了农忙景象,又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第三段(后六句)抒发治国理想。作者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像孔子登泰山那样妄自尊大,而是怀着真诚的祈愿:希望百姓能休养生息。最后点明治国之道不在于雄辩,而在于勤政爱民、重用贤才。

全诗亮点在于:
1. 帝王视角与平民情怀的结合,既有"御六马"的威严,又有"与民休息"的仁心
2. 善用对比手法,如"小天下"与"何敢"的谦虚态度
3. 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特别是"犁云锄雨"四字,把农耕景象写得气势磅礴

这首诗本质上是一首"明志诗",通过登山见闻,表达了作者勤政爱民、崇尚实干的治国理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