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偶成

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閒岁华。
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
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
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慈恩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閒岁华”直接点出慈恩寺是城里最美的山水胜地,同时感叹人生短暂,有多少悠闲时光可以享受这样的美景。这里既有对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接下来“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深眷恋,甚至做梦都忘不了,但又想到这里的风景曾经属于谁,以后又会属于谁,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这两句具体描写了寺院的景色:林间小路因为人迹罕至而长满野草,水边的树木在深秋时节依然开着花。这里通过细节描写,既展现了寺院的幽静,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最后“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誇”是说虽然还有令人向往的景色没能看到,但诗写好后还是要向它(指慈恩寺)夸耀一番。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遗憾,又显示了他对这里美景的热爱和自豪。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对慈恩寺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诗中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