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七

九衢尘里一书生,生在儒家遇太平。谁共交亲开口笑,喜闻儿侄读书声。

劬劳常想三春恨,游乐今逢四海清。

同戴大恩何处报,文章抛尽爱功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五十岁文人的自述,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普通读书人的一生感慨。

前两句"九衢尘里一书生,生在儒家遇太平"像一张老照片:一个书生默默穿行在繁华街巷的尘埃中,他庆幸自己生在儒家文化熏陶下,又赶上了太平年代。这里既有对文化传承的感恩,也有对时代机遇的珍惜。

中间四句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看到亲友欢聚就跟着开心,听见晚辈读书声就感到欣慰。常常想起父母养育的恩情像春天般温暖,如今能享受四海升平的闲暇时光。这些细节像家庭录像带,记录着普通人的小确幸——家人团聚、儿孙好学、生活安稳,都是最朴实的幸福。

最后两句"同戴大恩何处报,文章抛尽爱功名"最耐人寻味。诗人说我们承受着大时代的恩泽却不知如何回报,年轻时写文章追求功名,现在反而看淡了这些。这种心态变化很有共鸣——年轻时拼命追求的东西,到中年后才发现平淡最真。

全诗就像一杯温茶,没有华丽辞藻,但越品越有味道。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不在轰轰烈烈,而在街巷尘埃中的坚持,在儿孙读书声里的满足,在对平凡生活的感恩。这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