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碧山陈翁夜谈口号

月轮半璧向西斜,翳眼空中几样花。
灯影无风偏自动,独吟有恨为谁嗟⑴。
碧山(陈翁字号)春老开红杏,孤鹤(秩公道号)田荒饿白鸦。
秋竹乱敲喧荡甚,敢传声到老仙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时的复杂心境,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巧妙的情感投射,展现了孤独、遗憾与对知音的渴望。

前四句写实景与孤独感:月亮像半边玉璧斜挂西天,空中似有若无的花影模糊了视线。明明没有风,灯影却自己晃动,就像诗人无人理解的愁绪在翻涌。这里用"灯影自动"的异常现象,暗示内心难以平静的波动。

后四句借物抒怀:提到陈翁家春日的红杏(象征生机)与白鹤道人荒田里的饿鸦(象征萧索),形成冷暖对比。最后秋竹沙沙作响的喧闹,反衬出诗人想向远方"老仙"(可能指陈翁)倾诉却怕打扰的矛盾心理——就像现代人深夜想给朋友发消息又怕惊扰对方的犹豫。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拟人化:晃动的灯影是心绪不宁,沙沙的竹声成了多嘴的传话者。通过这些"会说话"的景物,诗人把想说又说不出口的孤独感、对友人的惦念,都藏在了看似写景的字句里,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