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乡村生活的闲适与满足,充满了朴素的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岁晏有馀粮,杯盘气味长"直接点明主题:年末家里粮食充足,餐桌上飘着饭菜香气。这里用最实在的吃喝小事,展现了农家的富足安稳。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冬日生活:"天寒酒脚落"写天冷时温酒喝,酒渣沉淀的样子;"春近臛头香"说虽然还是冬天,但已经能闻到炖肉香气,暗示年节将近;"菜色青仍短"写地里蔬菜虽然长得不高但很青翠;"茶芽嫩复黄"描述新采的嫩茶叶带着鹅黄色。这些画面就像一组特写镜头,让我们仿佛能闻到酒香、肉香,看到鲜嫩的蔬菜和茶叶。
最后两句"此中得深趣,真不羡膏梁"是点睛之笔:在这样的生活中体会到深深的乐趣,真的不羡慕那些富贵人家的美食。诗人用对比手法,把简单的农家饭菜和富贵人家的"膏梁"(指精美食物)作比较,突出表现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朴实如白话,但通过选取最具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乡村冬日的温馨、农家的自足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是在故作清高,而是真心觉得粗茶淡饭中有真趣,这种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