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时住姑苏天平山) 其六

不向人间住,何须甲子书。
桃花开洞口,竹杖入山初。
笔墨从吾好,禅心久已除。
倦来开小榻,闲卧对窗虚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随心而活的洒脱心态。

前两句"不向人间住,何须甲子书"直接点明主题:既然选择不在世俗中生活,又何必在意岁月的流逝("甲子"指代时间)。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规则的超脱。

中间四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隐居之乐:在桃花盛开的山洞口漫步,拄着竹杖开始山居生活;写字作画全凭自己喜好,早已放下了参禅悟道的心思。这些画面充满自然野趣,说明诗人追求的是简单随性的生活,连"禅心"这种看似高雅的追求都觉得多余。

最后两句"倦来开小榻,闲卧对窗虚"最显闲适:累了就打开小床,悠闲地躺着看窗外空明的景色。"窗虚"二字用得巧妙,既写窗外空阔的景色,也暗含心境空明之意。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山间清泉一样清澈见底。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种不慕名利、自在随心的生活态度,这种返璞归真的境界正是现代人向往却难以达到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