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精神富足的隐士生活,传递出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草径""茅庐"勾勒出简陋的生活环境——门前小路窄得只能容一人走过,茅草屋小得仅能放下一张床。但紧接着笔锋一转,指出虽然物质贫乏,精神境界却很高尚("道尊显"),就像颜回(孔子最穷但最受赞赏的弟子)早逝却流芳百世。
中间两句用动静对比:清晨能听到读书声("弦诵"指诵读经典),傍晚看到农具("锄耰")散落田间,展现半耕半读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把劳动和学习完美结合。
最后两句是作者感叹:如果这种清高淡泊的风气能传承下去,即使终身穿着粗布衣服("韦布"指平民衣着)又有什么遗憾呢?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物质可以简单,精神必须丰富"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坚守高尚品格。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