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宁静体验,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的是昏暗灯光下半倚着枕头的场景,这种清幽的意境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昏昏"的灯影和"半攲"的姿势,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慵懒放松的状态,而"此清"二字点出这种独处的清净是难能可贵的。
后两句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夜晚的溪水声听起来像下雨一样,但这种声音比真正的雨声更让人昏昏欲睡。这里把流水声比作雨声,但又说比听雨时更易入睡,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比较,既写出了环境的静谧,又表现了听者内心的安宁。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画了一幅"夜间听溪图",让读者仿佛也能听到那催眠的流水声,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的闲适。诗人捕捉到了生活中一个微小却美好的瞬间,把寻常的失眠夜写得充满诗意,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平淡中见真味"的审美情趣。
陈岩
(?—1299)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