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西里所居

长恐山林计未成,可能俯仰羡公卿。
鹤闲不受云拘束,梅冷惟须雪主盟。
北阙无书休悔出,东皋有秫可归耕。
镜容渐改惊非昔,犹喜旁人唤后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年文人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矛盾心理,以及最终找到精神归宿的豁达心境。

开头两句"长恐山林计未成,可能俯仰羡公卿"直白地道出了作者的纠结:一方面担心隐居山林的计划不能实现,另一方面又忍不住羡慕那些当官的朋友。这种"既想归隐又放不下功名"的矛盾心理,很多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仙鹤闲云野鹤般自由不受约束,梅花只需与白雪为伴。这里用"鹤"和"梅"这两个传统的高洁象征,表明作者最终选择了精神自由而非世俗功名。"北阙无书"是说朝廷没来征召也不后悔,"东皋有秫"则表示家乡有田地可以耕种,说明作者已经做好归隐的准备。

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照镜子时惊觉容颜已老,但听到别人还叫自己"后生"(年轻人)时又很开心。这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保持年轻心态的欣慰,形成了温暖的反差。作者通过这个细节告诉我们:虽然身体会老去,但只要心态年轻,就永远都是"后生"。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生选择过程:从犹豫不决到坚定信念,从害怕衰老到接纳岁月。诗人最终选择了追随内心而非世俗眼光,这种勇气和智慧,对现代人依然很有启发。诗中"鹤闲"、"梅冷"等意象清新脱俗,最后"犹喜旁人唤后生"的细节又充满生活气息,让整首诗既有哲思又不失亲切。

陈必复

陈必复,字无咎,号药房,长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间居封禺山中,结屋为药房吟所。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江湖后集》卷二三)。十一年为林尚仁《端隐吟稿》作序。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山居存稿》一卷。事见《南宋六十家小集·端隐吟稿》序。陈必复诗,据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